2月11日下午,省委召开专题会议,听取农村疫情防控、春季农业生产、脱贫攻坚等情况汇报,研究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。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,要高度重视农村疫情防控、春季农业生产、脱贫攻坚工作,统筹谋划、一体推进,切实把各项工作举措抓细抓实。
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粮食专业委员会按照省委、省科协、省农技协要求,积极行动,主动作为,发挥协会专业委员会专业优势,由专业委员会主任、山东农业大学田纪春教授根据天气预报,及时提出小麦预防冬末低温冻害建议,并通过《山东科技报》、山东科技报公众号、山东农技协公众号向全省农民发布。
关于小麦预防冬末低温冻害的建议
山东农业大学 田纪春
各位粮食种植协会同志和农民朋友:
根据天气预报:2月15-18日黄淮麦区大幅降温,16日或17日(地域差异)最低温度可达到-9℃。我提两点建议,仅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给予足够重视
1.当前已到2月中旬,虽然已经立春,但低温伤害应该还算冬季冻害,因此,不能因为日期和小麦生长进程还不到预防“倒春寒”时期而忽视低温冻害。大家应该清楚,冬末严重低温比冬季低温危害更大,特别是像今年这种冬季气温较高的年份。
2.倒春寒是指4月中旬前后,0℃左右的低温对孕穗期小麦造成小穗和小花的伤害,哪个品种赶上孕穗期,哪个品种就受冻。冬末冻害则是不管哪个品种,只要是播种早、播量大、冬前旺长的小麦都会受冻;播种时整地不好,特别是秸秆还田没有镇压、土壤悬松的麦田都会受冻,而且是根系受冻、整株受冻,甚至大片麦田冻死。
3.大多数强筋小麦品种都有偏春性、发育早和冬季抗冻能力差的缺点,强筋小麦大面积种植的地区,尤其应该注意预防冬末低温冻害。
二、主要防冻措施
1.有浇水条件的地块,低温来临前抓紧浇水,可以弥补土壤缝隙,改善土壤墒情,调节近地层小气候,降低地表温度变幅,是抵御冻害的最好措施。
2.对旺长麦田(只要不到拔节时期)和土壤悬松麦田实施镇压,压实土壤,弥补土壤缝隙,还可以损伤过旺麦苗,控制春季旺长。
3.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预防冻害(本实验室未做过试验,只是根据报道提及)。
2020年2月12日